0335-8509966
尘肺病预防,你知多少?
来源:南湖晚报 | 作者:smartfog | 发布时间: 2015-12-22 | 1681 次浏览 | 分享到:
尘肺病是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是我国职业病中对工人健康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类疾病,据统计,尘肺病例占职业病患者人数的近三分之二。

       尘肺病是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是我国职业病中对工人健康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类疾病,据统计,尘肺病例占职业病患者人数的近三分之二。因吸入粉尘类型不同,按病因将尘肺分为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混合性粉尘肺、金属尘肺等五种;在我国尘肺病中,矽肺占据50%,位居第一,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

  矽肺(尘肺)发病因素:一是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越严重。二是病变程度与肺内粉尘蓄积量有关,工作场所的空气中粉尘浓度越高,分散度越大,接尘工龄越长,再加上防护措施差,吸入并蓄积在肺内的粉尘量就越大,越易发生矽肺,病情越严重。三是在多数生产环境中存在混合型粉尘的联合作用。四是劳动者个体因素和健康状况,特别是患有肺结核和肺部疾病的患者为易感者。

  矽肺(尘肺)发病特点:一般比较缓慢,接触低浓度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多在15~20年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一两年即发病者,称之为“速发型矽肺”;还有些接尘者,虽接触高浓度矽尘,但在脱离粉尘作业时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或发现异常但尚不能诊断为矽肺,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矽肺(尘肺)的预防:目前对矽肺(尘肺)尚缺乏有效特异性治疗,强调预防极为重要。一是综合防尘措施。生产环境的改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技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对粉尘较多的粉碎、装卸、搅拌,尽量采用机械操作,使生产采取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以及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等措施。二是做好个人防护。在粉尘浓度暂不能达标的作业场所,用防尘口罩也是重要的措施。三是做好劳动者的保护。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肺功能的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人都不得从事接尘作业。在岗的定期体检,目的是及时发现可疑尘肺、尘肺患者并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已脱离粉尘作业的职工,可根据接触粉尘性质定期检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