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5-8509966
如何合理选择除尘器
来源: | 作者:smartfog | 发布时间: 2015-11-06 | 535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国外经验,除尘设备有三种不同层次的选择:首选是防尘,也就是像各种疾病一样,预防总是比治疗合算,比如装卸料、皮带转运时加个流槽,就可以大幅度减少粉尘、或烟尘产生和处理量;在处理钢渣等散状料时,采用局部密闭,使产生的粉尘、烟尘在其中循环消耗其动能后,粉尘就大部分自然沉降下来。这类机械防尘、除尘在国外被称为无动力除尘,在大多少场合中的大部分粉尘都适合采用无动力除尘;至少要先采用无动力除尘预处理。
  根据国外经验,除尘设备有三种不同层次的选择:首选是防尘,也就是像各种疾病一样,预防总是比治疗合算,比如装卸料、皮带转运时加个流槽,就可以大幅度减少粉尘、或烟尘产生和处理量;在处理钢渣等散状料时,采用局部密闭,使产生的粉尘、烟尘在其中循环消耗其动能后,粉尘就大部分自然沉降下来。这类机械防尘、除尘在国外被称为无动力除尘,在大多少场合中的大部分粉尘都适合采用无动力除尘;至少要先采用无动力除尘预处理。

  DryFog®干雾除尘
       DryFog®微米级干雾抑尘装备把特定压力和流量的气进入DryFog®喷头的内孔,通过收缩部分加速到超声速,延伸至谐振腔,并在收缩部分形成真空,因而特定压力和流量的水被虹吸进入收缩部分,水被超音速的空气混合切割成细小的雾化液滴,喷射到前端特殊设计的钛合金材质超声波产生器谐振器形成生能强化场——集中在喷嘴和谐振器之间,利用水超音速撞击金属的能量,使钛合金超声波产生器谐振器高频震荡,将雾化的液滴再次微雾化到1-10微米的水雾颗粒对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特别是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可入肺粉尘进行有效的吸附而凝结成团,受重力作用而沉降,从而达到抑尘作用,其具有如下特点:

  • 在污染的源头——起尘点进行粉尘治理。
  • 抑尘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无需清灰,针对10 & 2.5μm以下可吸入及可入肺粉尘治理效果高达 96%以上,避免矽肺病危害。
  • 水雾颗粒为干雾级,在常温环境下会迅速蒸发,对生产设备如皮带机、振动筛等零损害。
  • 节能减排,耗水量小,大幅降低除尘能耗40%-90%及运营成本。与物料重量比仅0.02%-0.05%,是传统除尘耗水量的1/10-1/100,物料(煤)无热值损失。
  • 全自动PLC控制,系统设施可靠性高,运行、维护费用低。
  • 节省基建投资和管理费用, 占地面积小,省去传统的风机、除尘器、通风管、喷洒泵房、洒水枪等,适用于无组织排放,密闭或半密闭空间的污染源。
  • 大大降低粉尘爆炸几率,可以减少消防设备投入。
  • 冬季可正常使用且车间温度基本不变。(其它传统的除尘设备,使用负压原理操作,带走车间内大量热量,需增加车间供热量。)

纵观目前国内对大气颗粒物污染治理方面的技术,其有相辅相成的配合作用。对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治理以脱硫脱硝为主,而对于粉尘治理目前干雾抑尘技术是最先进、最环保、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先进技术。

  通风除尘

  因此从减排、又节能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一定要先考虑无动力除尘和直接喷雾除尘,实在不得已时才考虑第三个选择:就是通风除尘。因为只要选择通风除尘,就一定要有高耗能的风机和除尘器,节能降低成本就比较难。采用通风除尘系统时也要先考虑能耗低的电除尘,最后考虑布袋除尘器。按此思路反思我们现在的除尘设备实际选择顺序,就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比如转炉二次除尘、高炉出铁场除尘、装卸料除尘等许多类似应用,粉尘颗粒80%、甚至90%以上都是10?m以上,但在我国几乎绝大多数采用通风除尘、并且用布袋除尘器,就出现解决了减排问题,但运行费用都很高;转炉LT法除尘未燃法时粉尘也是大部分是粗颗粒,但电除尘的入口浓度按照70-100克/标立米设计,造成电场多、设备庞大。当然有些电除尘器效率不稳定也是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